郑永年:只要我们还是开放的,中美就不会脱钩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凤凰网财经 Author 凤凰网财经
导读 · 2023.05.04
“一个碎片化的世界很可能是一个更贫穷的世界。”2023年初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一份报告向世界发出警示,中美紧张关系可能会使全球GDP损失约2%。
国家间力量对比出现变化,导致国际关系重组,进而牵扯到国际格局的调整。对于中美关系,两国学者有一定的共识,未来5到10年十分关键。
在国际局势的变化中,中国应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?关于中美关系我们应当做什么?“卡脖子”问题会导致中美脱钩吗?如何看待中美间的技术差距?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教授、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凤凰网财经《封面》专访,给出自己的看法。郑永年教授认为,即使美国对我们卡脖子或者跟我们脱钩,我们也要向美国开放、要向欧美国家开放,因为从长远来看单边开放是“赢家”。
现在美国民粹主义深刻影响着美国所谓的对华政策,美国的对华政策,呈现出政治人物的个性化,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是觉得中国越要显示出我们自己的定力。
关于中美关系我们应当做什么?
凤凰网财经:大家对中美关系的猜测、展望有很多。站在这个时点中国究竟能做一些什么,让这个关系朝着自己预想的方向走?
郑永年:关于中美关系我们应当做什么?我有一个概念叫Strategic patience(战略忍耐),中美关系从中美建交以后一直发展的态势也是不错。为什么这些年特朗普上台以后,中美关系一下子变得那么困难?我一直认为中美关系是美国内政的牺牲品,我们要知道,我们中国无论如何也影响不到美国的内政,美国的内政只能让美国的内部来解决。我提一个问题是,美国的对华政策是谁主导的政策?美国人都搞不清楚。是白宫的政策,还是国会山的政策?是民主党的,还是共和党的?是联邦政府的,还是州政府?我觉得更多的是美国那些政治人物个人的对华政策。
凤凰网财经:都跳出来?
郑永年:对。都跳出来了。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民粹主义崛起,现在美国民粹主义深刻影响着美国所谓的对华政策,美国的对华政策,呈现出政治人物的个性化,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是觉得中国越要显示出我们自己的定力。
中美关系的格局,我们一直说以前“东升西降”,东升西降总体上来说就是这样,因为我们“东”包括中国、印度和整个亚洲崛起得很快。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美国本身尽管有那么多的政治问题、党派之争和他的治理问题,但是美国的科技、经济还是在进步。
中美关系的结构性问题,任何一个美国的政治人物改变不了这个结构,大的结构不会变的。更不用说一些中国台湾的政治人物,像蔡英文访美,她是改变不了这个格局的。
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,中美之间很多的基本面还是在,你看从特朗普开始搞贸易脱钩、经贸脱钩,当然这对我们产生了影响,但基本上还是在交往。
像以前美苏冷战一开始的时候,没有几个月就美苏冷战了,就是Nuclear deterrence(核威慑)、彻底脱钩了。从特朗普到拜登,有那么长时间了,但中美之间的交往还在进行。这次我看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美方也来了不少代表,他们在这一块(的市场)很大,中国是世界上单一的最大的市场,他们不会放弃这个市场。
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会
(图源:第一财经)
只要我们还是开放的,
中美就不会脱钩
郑永年:所以我们要把处理中美之间的几个关系理清楚。现在美国在做的跟中国脱钩也好、卡脖子也好,这只是它的政治逻辑,它是白宫、是冷战派或者反华的力量。
但是这样做并不符合技术的逻辑,不符合资本的逻辑,也不符合市场的逻辑。中国如果要有效地处理和美国的关系,就不要被他的政治逻辑带着走,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技术逻辑、市场逻辑、资本逻辑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所以我说即使美国对我们卡脖子或者跟我们脱钩,我们也要向美国开放,也要向欧美国家开放,甚至是单边开放,只要我们还是开放的,只要美国还是资本主义国家,中美之间脱不了钩,它的依存度会减少,但是脱不了钩。
凤凰网财经:即便是单边开放,也一定要保持对美国和欧洲的开放?
郑永年:对,保持开放,战略要有定力,不要着急。
凤凰网财经:即便我们忍耐,我们有定力,在遇到一些关键点的时候,我们还是在考虑怎么样回应比较好?打个比方,比如从经济上来讲,“卡脖子”以前是一种说法,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落实到法案了,这种情况下的开放会不会一厢情愿,很难再起到好的效果呢?
郑永年:我觉得也不会,只要是开放,我们(被卡脖子)主要是科技,科技首先表现为一种基础科研,是一种思想,只要你开放,美国是很难来封杀这个思想传播到中国来。他现在封杀主要是应用技术方面,应用技术方面我们大概是处于4-7、4-8之间。
凤凰网财经:1-10,我们处于在4-8之间。
郑永年:对,我们处在4-8之间,我们还没有到8,没有到10。那么这个也是可以改进的,对此我们不用太悲观。美国现在对中国实行封杀,但别忘掉了,在80年代当日本的某些科技崛起了,当德国的某些科技崛起了,当法国的某些科技崛起了,美国照样封杀,这些国家还是美国的盟友呢,照样封杀。美国封杀中国,其实我们早就在说了,是预料到的。美国这个国家就是霸权,既要防止从体制内、从其内部出现一个挑战者,也不允许外部的来挑战它。
但是我们要看到,中国从以往的改革开放40多年,已有这么一个积累基础了。日本、韩国,我想都一样,日本早期也是应用技术,韩国早期也是应用技术,美国早期实际上也是应用技术,是应用英国的技术。我们已经积累那么多了,我们也是可以从以前的那些发达经济体,包括日本、亚洲四小龙,更不用说西方国家,经过了40多年的应用性技术,也是到这个程度了,我们要转向从0到1的创造了。
我们在技术上、在做经验的研究,无论从价值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来说中国都是中端,甚至中低端的。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先生多次强调,就制造业来说美国还是第一梯队,日本、欧洲是第二梯队,我们大概是第三、第四梯队。我们的技术当然是通过很多的努力,局部有些领域星星点点的也是有,但是还不成体系,并且这些星星点点的、很耀眼的地方,也是建立在基础科研上。从近代以来,西方一直把持着基础科研系统。
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实事求是,即使我说跟中国搞不好关系的,只是美国的行政当局、只是冷战派。科学家、科学系统、学术系统并不想这样做,华尔街也不想做。所以我们不要把美国看成一体,美国更不是那几个政治人物的美国。美国的整体是由不同的既得利益集团组成的、由不同利益组成的美国。我们的单边开放,就是对美国那些对中国比较客观、友好的人士的最好的统战了。
美国对华裔科学家的猎巫行动推动了更多华人科学家回到中国(图源:Cato Institute)
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有用吗?
凤凰网财经:您刚才也讲到开放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,但现在有一些权益的考量,比如说如果我们继续对美国开放市场,但美国在关闭市场的话,哪怕从简单的贸易数字上看,我们会在短时间越来越吃亏。我们能够承受住不断地向它单边开放的压力吗?
郑永年:单边开放从历史上看,确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损失,但是从长远来看,单边开放是赢家。从历史上看,大英帝国是实行单边开放的,美国是实行对等开放的,所谓的“对等开放”是只有你向我开放的时候,我再向你开放,但是这是美国的有些领域,美国在很多领域都是单边开放的,尤其是在科研领域、人才领域,美国永远是单边开放的。你想想美国是世界人才的一个平台,不管美国发生了什么,世界上优质的资本、优质的技术、高端的人才都往美国跑,他是单向开放的,连发展中国家都在帮助美国这个最发达的国家,所以一定要单边开放。美国有的时候是根据他的需要(进行开放),我们说美国“对等开放”是错误的,美国在其需要的很多领域,永远是单边开放,所以我们也要学聪明一点,不要老被教科书所束缚,在我们需要的领域一定要单边开放。
凤凰网财经:不要看简单的收支表?
郑永年:不要简单地看收支表,要有长远的考量。美国无论是在东北亚、南海、越南、印度、印太,都在塑造周边环境。但是你要看,美国能不能成功把这些战略转移的思想从纸面落地?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心,加上日美,韩国跟日本的,这也是他们内政的结果,但政治是要变化的,政治不是固定不变的,韩国政治是变得“眼花缭乱”,你去看看吧。
凤凰网财经:选举政治?
郑永年:对,选举政治。日本政治也在变化,日本的问题是内部问题,它的人口萎缩、它的老龄化,日本差不多现在是世界上最年老的社会。
还有东南亚国家,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李显龙来了、马来西亚的总理安瓦尔也来了,他们都表述同样的观点:他们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。东盟是一个平台,是一个独立的平台,是让各个大国活动的平台,这对中国是非常有利的。这几年美国一直想迫使东南亚国家选边站,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,我们做对了。那么只要东盟是一个独立舞台,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就没用。因为美国不可能,日本、澳大利亚,跳过整个东盟这么一大块,就跑到去跟印度合作。
凤凰网财经:隔山打牛。
郑永年:对,这不可能嘛,所以我们要有定力。所以我提倡说我们要有战略定力、要有战略忍耐,现在时间在我们这一边,尽管美国在说(我们是发达国家),但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,尽管我们最近被美国界定为发达经济体了,但是我们的人均GDP也只有1.3万美金左右,美国的人均GDP已经有5万多美金了,我们有巨大的空间要发展。
李显龙于3月末访华
(图源:新加坡政府)
如何看待中国收获的“国际橄榄枝”?
凤凰网财经: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力量都在向中国递“橄榄枝”,我们该怎么去看待这个事情?
郑永年:尽管美国还是一个最大的霸权,美国认为这个世界中心的政治在美国,但实际上是在转移。这次从北京到博鳌,我都感觉到为什么这些国家认为中国非常重要,因为美国已经这样了,假如美国今年不发生经济比较大的衰退,你要美国引领这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很难了。各个国际组织,包括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组织的预测,基本上美国跟欧洲经济衰退是个大概率,尤其是最近美国银行、硅谷银行发生危机以后大家都担心。现在世界经济要复苏,大家的眼光还是聚焦在中国。所以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领导(格奥尔基耶娃)女士两次提到,今年各个国家的眼光都落在中国的经济,因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很快,并且他们估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,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会达到30%以上甚至更多,所以大家都要来看中国经济怎么样,这是经济方面的。
还有一个是地缘政治方面,尽管现在美国在挤压中国,就看中国的态度怎么样。
最近基辛格接受西班牙报纸采访时说:一旦中美之间发生新的冷战,就会造成整个世界文明的倒退。我觉得不仅是倒退的问题,中美两个国家不是一个简单的双边关系,是今天世界秩序的两根柱子,一根都不能倒。我上回就是说,像碳排放,两个国家加起来就将近一半,那么大的一个地球,占一半,所以需要很多的合作。
所以大家还是看一下这次博鳌论坛李强总理的演讲,我在下面听了,为什么大家老是鼓掌?因为他还是给世界释放出了要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息,大家也知道中国是可以做得到的。
如何看待中美技术差距?
郑永年:“美国制造”也并不是美国人制造。
凤凰网财经:大家现在还在讨论从经济到技术上的一个新趋势,它们都发生在美国,一方面是人工智能(AI),像以open AI为代表的崛起,另外是核聚变的技术,虽然是看起来很微小,但其实是一大步。如何看待中美技术差距?
郑永年:技术是一直在进步的,我刚才说了美国的技术一直在进步,并且是加速度的进步。当然中国也在进步,也是在加速度的进步,你看看我们改革开放以前的技术跟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的技术。
所以我就说,为什么像今天我们这样从0到1的“液态阳光”(项目)就很重要?因为中国缺少的就是0到1的,但是美国的0到1也不是说Made in America,“美国制造”并不是美国人制造,有很多0到1的技术突破不是美国人,是世界各个国家,有很多的人民,但是在美国的土地上进行的,这就变成美国的。我为什么强调开放、开放、再开放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你去看看ChatGPT,看整个互联网领域,真正有几个是本土的美国人呢?我们用的苹果手机不是,Facebook(Meta)不是,很多都不是。
(图源:网络)
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,我们一定要继续向美国学习,向你的敌人学习永远不会错,需要去学习,其实我们前几年也做得不错,但也要看看,我们现在是被美国界定为是唯一有能力、有意愿,在全球舞台上跟美国竞争的国家,我们也要考虑跟美国的竞争。
凤凰网财经:留“子弹”。
郑永年:那当然是非常重要了。所以这个技术差异一下子拉大或者拉小,就像GDP升降一样,我觉得不用担心。
*本文原载于凤凰网财经。
GBA Review 新传媒
编辑 | 袁浩延
审核 | 冯箫凝
●往期回顾●